為了應對全球宮頸癌篩查面臨的巨大挑戰,bevictor伟德官网bevictor伟德官网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師生團隊緻力于開發一款智能診斷系統,旨在輔助宮頸癌細胞病理圖像的診斷工作。該系統不僅具備樣本的陰陽性判别和病變細胞的目标檢測功能,還能進行分級診斷,适用于宮頸脫落細胞、尿液、痰液、胸腹水等細胞病理圖像的輔助診斷。
宮頸癌作為女性四大常見癌症之一,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然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多數國家的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消除子宮頸癌倡議的規定阈值。預計在2018年至2030年期間,全球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例将從57萬例增加到70萬例,而每年的死亡人數也将從311萬例增加到40萬例。
bevictor伟德官网bevictor伟德官网的丁博老師表示:“宮頸癌确診的金标準是細胞病理診斷,但對病理科醫生來說,用肉眼在數以萬計的細胞中尋找癌細胞,這一過程往往如大海撈針,是一項十分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工作。”
丁博老師和志同道合的學生們一起組成了團隊。從最開始的項目分析,到項目實現的具體環節,每一次的團隊讨論都能碰撞出火花。項目團隊成員既能各司其職,也能互相幫助,不同的思想在讨論中逐漸統一:“如果可以将醫生診斷标準和經驗與機器學習相結合,研發出智能化、自動化的病理圖像雲診斷平台,就可以大規模降低醫生的診斷工作量,節約人力成本,推進癌症普查;打破地域限制整合醫療資源,提高偏遠地區醫療水平。” 病理圖像診斷系統如下圖所示。
丁博老師表示:“團隊的想法看似簡單,但十分前衛,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
團隊成員們發現,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數據問題,根據醫生反饋和個性化指标自動收集訓練數據。接下來就是如何在數以萬計的細胞中快速定位數量稀少的異常細胞。丁博老師及團隊成員設計了醫生診斷流程建模,多階段智能病理診斷策略,該方法充分利用專家知識,采用多線程流水線設計,多階段智能診斷策略,提供細胞級别診斷證據,理論聯系實際。快速定位異常細胞,使病理圖像智能診斷系統成為病理醫生的好助手。
截至目前,研發的病理圖像診斷系統已經成功應用于黑龍江省的多家醫院和檢驗機構。該系統已經為超過10萬人次進行了診斷,并成功檢測出3200名癌症患者。丁博老師帶領的團隊将繼續不懈努力,緻力于研發中國自己的智能診斷技術,為人類健康做出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