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充滿離别眷戀和對未來無限期待的季節。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畢業季變得十分不尋常。受疫情影響,多數學生無法回到學校,積攢了四年的行李也不能親自打包回家。為進一步做好2020屆本科畢業生行李物品郵寄工作,解決好受疫情影響不能返校畢業生的後顧之憂。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根據學校的統一部署,學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精心籌劃、積極動員,共有59名教工參與,分成了25個工作組。學院領導、老師與志願者們紛紛上陣,幫助不能返校的畢業生整理物品、打包郵寄行李,在學生寝室掀起了一場熱火朝天的“整理物品、行李郵寄行動”。劉志勇副書記始終在一線親自指揮、統籌協調。廣大教工克服了諸多困難積極投入志願服務工作,他們有的孩子還小、有的住在校外且離學校很遠、有的身體有恙、有的要照顧老人、有的教學任務重。但在特殊疫情面前,他們講大局、肯擔當、舍小家顧大家。工作中不怕髒和累、無怨無悔,真誠服務,耐心細緻的與學生溝通,盡可能滿足學生需求。自6月15日郵寄工作開展以來,學院為畢業生們提供細心周到、有情懷有溫度的服務,讓畢業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曆時一周,圓滿完成了2020屆畢業生行李郵寄工作,整理68個學生寝室,服務了371名畢業學生。老師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學生們的關愛,诠釋了濃濃的師生情,也用實際行動為學生上好最後一堂思政課、教書育人課。
學院始終把畢業生離校工作當做本學期的“頭等大事”,為了保證2020屆畢業生行李郵寄工作的有序開展,學院提前召開了2020屆畢業生物品整理郵寄專題工作會議。會上,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志勇對學院郵寄工作做了整體的部署與周到安排。張宏國院長代表學院對參與本次畢業生行李郵寄工作全體教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要求全體郵寄教職工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對學生要做到盡職盡責,讓每一位畢業生都能滿意,順利收到自己的行李物品。學院黨委書記肖慶生要求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全院教師務必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細心、耐心,有溫度的服務,全力為2020屆畢業生離校做好服務工作。會後,畢業年級輔導員詳細統計了全體畢業生同學的郵寄地址和收件信息,學院還購置了塑料袋、洗手液、玻璃繩等物品,為接下來郵寄工作的順利開展做了充分的準備。
6月15日起,我院開始正式啟動畢業生行李物品郵寄工作。在整理行李物品過程中,為了避免遺漏,教師志願者們與學生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全程直播。大到被子、衣服,小到課本、襪子,從書架上的書籍到床下的鞋襪,從床上到床下,從門口到陽台,不落下每個角落,老師們都耐心歸類,整理後裝箱裝袋。“孩子,我現在要整理你書架上的物品了,請确認一下”、“放心吧,老師一定幫你把貴重物品單獨郵寄”…….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不厭其煩的溝通,真正做到了一對一服務,确保物品整理的準确無誤。随後,進行打包郵寄工作,打包郵寄過程中教師也全程與同學們進行視頻連線,反複核對學生姓名、聯系方式和郵寄地址,保證每個學生信息準确無誤,确保畢業生們能順利收到自己的行李物品。各個環節分工有序、緊密配合,高效地完成行李郵寄送工作。
于立洋老師疫情期間腎結石病反複發作,但他沒有請假,克服病痛一直堅持為學生整理物品郵寄行李。劉倩,馮月兩位老師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給學生郵寄行李,從早上8點半一直忙碌到傍晚時分才結束回家。在打包的過程中,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解答,把學校相關政策和郵寄工作的初衷傳達給學生,更好的推進郵寄工作的開展。輔導員郭寶鵬、邵明記老師前段時間剛剛結束研究生行李的郵寄,這次又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學院本科生行李郵寄工作。郭老師在七公寓學生寝室忙碌了幾天後,腳上磨出了血泡,人也在這些天裡消瘦了一圈。盡管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卻說:“和許多學生相處四年了,由于疫情畢業都難以再見上一面,心裡一直覺得很遺憾的,也借這次機會力所能及給他們提供點幫助吧!”見證了老師們辛苦的郵寄,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母校的溫暖和關愛,視頻另一端的同學們不禁感動萬分。軟件16—1班學生趙琳娜說:“今年雲畢業的我們,收獲到了最深切的感動。我可能永遠也忘不了,視頻的界面裡,老師們忙碌着打包行李的身影,充滿力量,高過人頭的一摞包裹旁,老師們超級燦爛的笑容,她們真的像女英雄一樣。冰冰老師和瑤瑤老師,謝謝你們,讓我們在千裡之外,感受到四年的回憶和溫情,我的老師們,你們辛苦啦。”“辛苦了,老師”“謝謝老師”......一句句溫暖的話語回蕩在雲端,同學們流下了不舍的淚水,他們滿懷感激的道謝,讓所有老師們都倍感欣慰!
别樣畢業寄,濃濃師生情。從15日至21日曆時一周,學院圓滿完成行李收拾郵寄工作。在本次畢業“寄”行李郵寄過程中,教師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诠釋了老師對學生的愛,讓不能返校的畢業生們在千裡之外感受到學院和老師們的關懷,為畢業生送去最溫暖的服務,打通畢業生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在這溫情傳遞過程中寄出的不僅僅是行李,還有對同學們的思念和美好祝願,祝2020屆畢業生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前程似錦,不負韶華。今年的畢業季也定将成為軟微學院師生們心底一段難忘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