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線上開課如期而至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20-03-23浏覽次數:27

 三月春光正當時,師生共赴雲端約。

 疫情難阻求學志,經霜更顯梅花香。

春回大地,久别相逢。在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号召,按照學校2020學年春季學期教學工作安排,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正式開啟“線上教學”模式,全體師生相聚雲端,老師變“主播”,學生成“鐵粉”,迎來了不同尋常的教學日。   

一、統籌規劃,精準施策教學工作

在學校和教務處的領導下,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在線教學工作,組織教師克服一切困難,各司其職,認真落實,确保教學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在這舉國抗“疫”的艱難時期,全院教職員工用愛國愛家的赤誠心、敬業愛崗的事業心、為人師表的責任心,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克時艱!

學院在特殊時期教學工作堅持“1233444”的運行機制,堅持“1個中心”即以學生為中心;成立“2個小組”即以院長和書記為組長的在線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和在線課程質量監控領導小組;做好“3個研究”即課程團隊線上教學實施研究、系部基層教學組織課程教學研究和學院層面對線上教學運行過程管理研究;确保“3個全覆蓋”即課程(課前、課中、課後)全覆蓋、班級全覆蓋和授課教師全覆蓋;采用“4種授課方式”即慕課授課、錄播授課、直播授課和研讨授課;依托“4個教學平台”即超星爾雅、學堂在線、智慧樹和中國大學MOOC;以“4種實時通訊工具”為主,即QQ、騰訊會議、微信和釘釘。

學院制定了确保在線教學工作預案2個和1個學生管理辦法,為疫情期間學院在線教學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和學生身心健康提供工作依據。采取“層層把控、級級反饋、狠抓落實”的有效措施,推出疫情防控期間例會制,在線教學情況日報制等制度,為教學工作正常運轉提供保障。通過信息化手段(QQ群、微信群等)實時與師生溝通,精确掌握在線情況,制定不能正常實施在線教學的補課方案以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推進教學工作的落實。

二、精心準備、備足知識“饕餮盛宴”

在線教學對一些“非網絡原住民”的老師而言是很大的挑戰,部分教師之前對在線教學涉足不深,對于每一位任課老師來說,在線教學都是一場新的考驗,如何面對鏡頭講課、如何通過網絡與學生溝通、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何收集學生的作業、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等一系列問題是廣大教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學院全體教師積極面對這一挑戰,充分發揮網絡的教育功能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優勢,積極探究講授型、讨論學習、指導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模式,以此為契機加強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建設。

為了保證新學期在線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院系領導開學之前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了動員和布置,張宏國院長親自參加會議并對相關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建議。要求各課程組根據課程教學目标要求,重新制定教學計劃,将教學内容進行分類細化,撰寫教學日曆,調整優化在線課堂組織形式以及考核方式,合理規劃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學習任務。

各系、中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校、院制定的文件,積極落實。軟件工程系在線教學授課教師29人,開出 18門課程,50個合班。系主任張淑麗組織教師多次利用微信群、qq群、騰訊會議等工具進行在線教學研讨,使教師轉變觀念,認識到在線教學的重要性,研讨在線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學習使用在線教學資源制作工具(短視頻錄制剪輯工具等)、學習使用在線教學平台(Zoom會議、騰訊會議、雨課堂、qq課堂等)。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采用“課前自主學習、課上讨論答疑、課後實踐/大作業”的教學方式,根據課程教學目标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将教學内容進行分類細化,合理規劃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學習任務,在線課堂組織形式以及考核方式。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和電子科學與系統系系主任陸學斌組織教師從2月份開始準備線上教學工作,經過認真遴選,截止至39日,已完成線上課程建設17門,其中采用超星爾雅平台自建課程12門(由于集成電路方向課程專業性較強,已有的線上課程不能滿足需求),中國大學MOOC平台課程5門(主要集中在專業基礎課上)。教師非常重視此次線上教學工作安排,經常在微信群裡溝通交流,包括平台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課程發布的時間節點,讨論使用哪種方式(直播、錄屏和速課等)進行授課以及各種授課方式的優缺點,同時大家還讨論了線上授課的預案,做好直播課出現卡頓、崩盤時準備工作。大家模拟演練了各個平台的使用,同時還熟悉各種即時通訊軟件(騰訊會議、QQ群課堂、釘釘)的使用方法。教師和學生之間還建立 QQ/微信交流群,在群裡發布各種通知,還可在群裡進行答疑解惑。

物聯網工程系系主任韓天組織教師在中國大學MOOC平台開設網絡教學課程13門。老師們高度重視網絡教學的開展實施,均積極主動的取熟悉網絡平台的使用方法,熟悉網絡教學資源,學習網絡教學的方式方法,為網絡教學的開展做足充分準備。為了彌補網絡教學資源的與本專業課程的差異,老師們也在積極準備各種補充資源,包括一些習題、知識結構梳理材料、課程要點歸納文檔、知識點的短視頻等,準備利用QQ、微信、釘釘等群直播或者群共享的方式為同學們補充講解、答疑解惑。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系系主任馬超,在新專教師嚴重缺編的情況下,組織教師開出 2門課程,2個合班。利用qq群和騰訊會議等工具進行了在線教學研讨,讨論了2門課程的在線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在線教學資源制作、在線教學平台使用等情況。靈活運用QQ課堂直播和SPOC等多種形式開展在線教學,後續會根據在線課程的實施情況,調整在線教學方法和思路,保障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并以此為契機加強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建設。

實驗中心主任陳維民老師組織全體實驗室老師反複研讨全院4個年級的實踐教學工作預案,為保障學生返校後實踐教學環節順利進行做好準備。

三、期待已久、師生如約相見雲端

316日,學院師生如約開啟了雲端之約。網絡兩端,老師們情緒飽滿、因“課”施教,學生們求知若渴、積極互動,樂學浪潮高潮疊起。第一教學周學院共開課160門次,總計47位教師參加教學。學生應出勤9363人次,實際出勤9277人次,出勤率99.08%。本周共使用各種直播平台134次,其中釘釘直播16次,占比11.94%;騰訊會議直播27次,占比20.15%;智慧樹直播3次,占比2.24%;超星直播12次,占比8.96%QQ群直播75次,占比55.97%;學堂在線直播1次,占比0.74%

融合創新 推動課堂革命。開展在線教學,是推動課堂革命、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教學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一次機遇與挑戰。學院将開展在線教學内容改革、教學模式方法創新的壓力和任務下沉到每個系、每個專業、每位教師。教師們結合不同平台教學模式的優缺點,采取慕課授課方式(線上課程資源+多樣化輔導)、錄播授課方式(教師錄播+多樣化輔導)、直播授課方式(教師直播+多樣化輔導)、研讨授課方式(提前布置作業+線上輔導答疑)。多數教師采用“課前自主學習、課上讨論答疑、課後實踐/大作業”的教學設計,在課前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料,讓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上講解重點難點和讨論答疑、課後布置學生完成難度較高的實踐/大作業等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真正實現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授課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組合使用、靈活切換,精細落實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安排,充分保證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質量實質等效,力求“标準不降低、學習不停頓、教研不中斷”。授課之餘,老師們互相幫助,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分享自己在線教學的成果經驗。軟件工程李金剛老師通過制作小視頻,分享了“超星+QQ”在線教學經驗;物聯網工程系主任韓天通過制作小視頻,分享了“中國大學MOOC+釘釘”在線教學經驗;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系于斌老師通過文檔分享了“學習通+騰訊課堂” 在線教學經驗 。

屏裡屏外,浸染教育使命初心。在疫情特殊時期,老師們能牢記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初心,在講好專業課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開展課程思政,講好中國的故事,宣傳好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分享舉國體質抗疫成功的經驗,抓住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同學們疏導特殊時期心裡困惑和焦慮,引導學生勇敢和正确面對疫情之下的各種問題,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

在線學習對同學們來說,既有挑戰又充滿了期待。同學們表示,疫情雖阻擋了大家回校的步伐,但無法阻止同學們對知識的渴求。感謝學校提供了這樣一個良好的網上平台,使大家有了一個不一樣的學習方式。

大數據19-1班牛濤同學說:“線上課程十分方便,不受地點約束,學生在家就能上課,可以避免在路上或學校中被病毒感染,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線上課程十分快捷,不受時間約束,隻要有電腦或手機,随時都能上課,可以省去前往學校的時間。線上課程能夠無限回放,這樣可以方便上課期間不小心跑神或沒聽清、沒聽懂的同學們再度觀看,查漏補缺。而不用再擔心不好意思問老師和追不上老師了”。

軟件18-1班王毓媛說:“在各科老師的精心準備下,我們也開始了網絡課程學習,經過網絡課程學習,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風格,反而感覺拉進了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打開電腦就能夠看到老師認真講解的畫面,學習起來更方便了,直播課的老師會錄課然後上傳,随時随地都可以再看一遍,視頻課的資源到處都是,學習資料很充足。而且遇到問題可以随時随地詢問老師,這些無疑為我們學習提供了極大便利。學生在考試要求的軟件上進行簽到、學習以及上傳作業。與寒假的通宵與懶床相比,網課使生活更加充實。我們應該珍惜這段隔離的時間,惜時、勤勉,上好網課,日日精進,停課不停學,學業不掉線。如荀子所說學不可以已,延遲開學這段意外時光,同學們也可以靜下心來提升自己,感悟人生,認真體驗網絡教學模式。堅信我們很快就會在春日暖陽時重逢,那時,我們都将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疫情之下,課堂雖然從校園變為“雲端”,但通過全院師生凝心聚力,保證了學生學習“不斷線”、教師教學“守時間”、教學質量“有保障”。

為國分憂守在家,疫情當前更奮發;待到春暖花開時,書香靜待學子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