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走進bevictor伟德官网――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系列學術報告會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9-01-07浏覽次數:81

       為促進我校師生在人工智能前沿領域方面的學術研究,更好地建設“黑龍江省智能信息處理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籌)”,bevictor伟德官网bevictor伟德官网聯合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于2019年1月5日在新主樓15樓E1523報告廳舉辦了“人工智能前沿領域學術報告會”暨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走進bevictor伟德官网活動。
       應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孫廣路教授的邀請,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别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康副研究員、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副主任肖桐副教授、中科院軟件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韓先培研究員分别進行了深度學習、神經計算等人工智能方法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共有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和bevictor伟德官网等高校的70餘名師生參加。
       報告會由孫廣路教授主持,首先介紹了會議的主題及背景,三位講者的簡曆,并簡要介紹bevictor伟德官网及bevictor伟德官网的基本情況。孫廣路教授代表學校和學院歡迎三位優秀青年學者來校訪問講學,同時感謝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訪問bevictor伟德官网。然後由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車萬翔教授介紹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及其相關活動。
       三位報告人分别詳細講解了各自在人工智能頂級會議及期刊上發表的最新研究工作,并回答了提出的相關問題。劉康博士結合研究組近些年的工作,主要介紹在開放域環境下,面對多種事件類型,在缺乏标注數據的前提下,如何自動進行數據标注,訓練魯棒的事件抽取器的有效方法,同時介紹深度學習方法在金融事件抽取應用項目中的經驗和體會。
      肖桐博士從産學研合作開發的小牛翻譯系統出發,分别從有效利用多層網絡進行訓練和多層信息共享兩個角度探索神經機器翻譯中多層網絡的信息融合方法,還分享了小牛翻譯團隊在機器翻譯系統研發中實際過程和經驗體會。
韓先培博士首先介紹了基于組合文法的語義解析傳統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然後介紹了近年來的基于深度學習的端到端語義解析模型,包括Seq2Seq, Seq2Tree和Seq2Action,并對現有模型的挑戰與難點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讨。
       通過三位報告人的講解,現場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對于深度學習、神經計算等方法的最新研究進展和高水平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高水平的精彩報告啟發了我校師生關于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想法,同時也激發了我校師生對于人工智能學術研究的熱情。會後,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的部分成員參觀訪問了計算機學院,并在科研合作、學生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近年來,bevictor伟德官网響應國家、黑龍江省和學校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工作的号召,在學院和學科二十餘年積累的研究基礎上,紮實、深入地推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工作。與此同時,學院還獲得了多項與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國家級、省部級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合作項目,成功申報了省級重點實驗室。在未來,計算機學院也将繼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我校各學科領域的發展,并持續開展相關的前沿研究工作,力争取得更多優秀的成果。



                                                                      劉康博士作報告

                                            肖桐博士作報告

                                                 韓先培博士作報告

                                                    與會老師和同學們認真聽報告


                                             孫廣路教授主持會議

                                         車萬翔教授介紹中文信息學會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工委訪問bevictor伟德官网

報告人簡介:
劉康,博士,現任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别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客座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信息抽取、網絡挖掘、問答系統等,同時也涉及模式識别與機器學習方面的基礎研究。在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工程等領域國際重要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如TKDE、ACL、IJCAI、EMNLP、COLING、CIKM等),獲得KDD CUP 2011 Track2 全球亞軍,COLING 2014最佳論文獎,首屆“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卓越獎”、2015、2016 Google Focused Research Award。2014年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漢王青年創新一等獎”、2018年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二)等獎項,兼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語言與知識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學術職務。
 
肖桐,博士,副教授,東北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副主任。2012年博士畢業于東北大學,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首屆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獲得者,曾先後在東京富士通研究中心、微軟亞洲研究院訪問學習。2013-2014赴英國劍橋大學開展博士後研究。小牛翻譯(NiuTrans)開源機器翻譯系統的技術負責人(www.niutrans.com),并主持多套機器翻譯評測(比賽)系統的研發,在WMT、CWMT、NTCIR PatentMT等評測中取得多項任務的第一。至今,NiuTrans系統已經被來自全世界的兩千多個機構下載注冊使用,該系統也于2016年獲得國内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高獎 – 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在人工智能及自然處理語言領域重要期刊AI、JAIR、TASL及頂級會議AAAI、IJCAI、ACL、EMNLP、COLING發表論文20餘篇。 社會學術兼職包括: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信息檢索與内容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等、中國計算機學會中文信息技術專委會。
 
韓先培,博士,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抽取、知識圖譜、語義解析以及智能問答系統。在ACL、SIGIR、AAAI、EMNLP等重要國際會議發表論文40餘篇,論文被引超一千次。韓先培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語言與知識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青促會會員。于2016年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同年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王青年創新獎。

                                   
                                                                                                                                    撰稿人:艾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