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是當今信息技術産業高速發展的核心基礎和原動力,已經高度滲透并融合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産業競争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集成電路進口國,大量進口導緻的隐患将廣泛影響到社會和國家安全。沒有核心技術的信息産業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國家對集成電路的重視已經上升到空前高度。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内需的若幹意見》;2014年6月《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千呼萬喚始出來;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投資集成電路産業,有效解決集成電路制造企業融資瓶頸。在地方基金相繼設立的同時,國家基金也在有序推進。随着《綱要》的發布以及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出台,我國集成電路正迎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機遇,萬億進口額有望實現國産化。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印發國家規劃布局内重點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通知》。國家對集成電路人才,尤其是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集成電路設計産業的新酬待遇也十分優厚,選擇集成電路設計專業也成為許多有志青年的無悔選擇。
我國從2004年開始設立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以下簡稱集成專業)。當時全國隻有幾所名牌大學設立了該專業。我校集成專業是2005年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本科專業,設立在軟件學院,是全國最早的二十所院校之一,2005年開始招生。截止到2016年,集成專業已培養本科生11屆共計一千餘人,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約500人。
集成專業緻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豐富的人文社科知識和紮實的自然科學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的、能夠适應國際化、工程化、實用化要求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完整的集成電路設計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從事集成電路與系統的設計、驗證和測試工作,以及适宜攻讀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十多年來,我校集成專業以培養滿足集成電路産業目标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标,突出體現多層次、複合型和國際化,形成了鮮明的專業特色:
(1)突出目标導向原則,以滿足社會需求和主流技術崗位為動力,形成了“2年基礎理論教育,1年專業知識教育,1年校企聯合實踐培養”的“2+1+1”人才培養模式,在加強基礎理論培養的同時,着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2)優化教學計劃,課程設置遵循學科基礎課紮實化、專業基礎課工程化、專業課社會需求化的基本原則,專業課程保證基本理論重點突出、面面俱到,先進理論有所涉獵;
(3)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目前共有專業教師16名,均為碩士以上學曆,具有博士學位的達到50%。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7名;
(4)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和國際化交流,定期聘請國内外知名教師和企業資深專家、工程師來校授課,與國内外著名大學和企業合作培養人才。
(5)積極探索“定制式”就業模式,每年安排優秀學生到青島軟件園和哈爾濱聖邦微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實踐基地實習,使學生将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探索“未畢業先就業”模式;
(6) 積極鼓勵大學生參加各種科技競賽活動,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華大九天杯大學生集成電路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黑龍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經營模拟暨ERP沙盤模拟經營等比賽中多次獲獎;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目前集成專業的畢業生就業于國内外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如:synopsys、飛思卡爾、華為、中興、展訊、世芯微電子、高雲半導體、上海美光、聯發科、同方微電子、TI、台積電、青島展誠科技、上海貝嶺和哈爾濱聖邦微電子等。
集成專業一直緻力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優化專業建設,積極探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方式,努力實現軟件學院和集成專業的更快更好發展,我們堅信,在學校黨委的正确領導下,在學院全體師生員工的團結奮鬥下,我們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