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學院優秀畢業生巡禮系列報道六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6-05-17浏覽次數:29

    李木柯,軟件12-1班學生,中共黨員,簽約獵豹移動雲平台開發工程師。在校期間獲得校級獎學金五次,校級三好學生一次,校級優秀團員一次;在“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獲得省級二等獎;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省級二等獎;多次參加學校及學院舉辦的ACM大賽并獲得共計三次獎項。

    從大一學習第一門編程課程——結構化程序設計(C)開始,他便對編程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萬事開頭難,大學課堂的快節奏,讓從未接觸過編程的他陷入了困境。但是,從不服輸的他沒有放棄。遵從老師“隻要堅持鑽研,總有一天,你會豁然開朗”的教誨,他每天拿着編程教材在自習室裡埋頭鑽研,為了提高編程能力,他還報名參加了學校及學院舉辦的ACM程序設計競賽,這對他之後的算法學習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中,他拿到了全班的最高分。

    作為從高考的巨大壓力中解放,感受着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擁有比高中多數倍業餘時間的他,面對學習和娛樂的權衡,也曾有過彷徨。對于網絡遊戲,他坦言,也曾沉迷過。成績的下滑,最終讓他幡然醒悟。靜心思考後,他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遊戲作為一種娛樂,可以緩解學習上的壓力,然而,遊戲不能成為他生活的全部。學習雖隻是大學生活一部分,但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讀大學,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畢業後能夠擁有更加精彩的人生。一時的快樂,隻會毀了自己的一生。權衡好學習和娛樂之間的關系,也是大學中十分重要的一課。

    軟件工程作為一門工科專業,實踐比理論更加重要。深知這個道理的他,從大三開始跟随學院老師進行軟件項目的開發。在唐光義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在線考試系統的服務器端開發;擔任校級創新項目《基于雲計算的醫療監測系統的研發與商業推廣研究》的負責人,并在李金剛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程序整體開發;參與由張鐵軍老師帶領的項目團隊《醫用祝步康複機器人》項目Android端的開發。

    招聘會時,他同年級中的其他同學一樣,每天早出晚歸,穿梭于各大高校的招聘會。白天忙于筆試面試,夜晚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寝室,要總結當天的筆試題目,面試經驗,查缺補漏,制定第二天的宣講會行程後,這才能安心休息。縱然早晨多想賴床,多想休息一天,但少跑一天宣講會,就可能錯失很多就業機會,可能與自己心儀的工作擦肩而過。憑借着頑強的信念,他堅持走完了曆時一個半月的秋季招聘會,并最終拿到了自己心儀的offer——獵豹移動雲平台開發工程師。

    回憶起這段經曆,他仍記憶猶新。“找工作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很難忘的一段經曆。從9月15開始找工作,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沒有拿到任何一個offer,在經曆了懷疑、否定、失望、痛苦後,我并沒有放棄,要始終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斷吸取經驗教訓,才能在面試中發揮出真實的水平。”

    終于,在他的堅持與努力下,10月14日一天内,他收獲了4個offer;最終,在十一月初,他拿到了獵豹移動的offer,開啟了自己的程序人生。

    “要感謝那段日子裡,與我共同奮鬥的同學、為我授業解惑的老師、給我指點人生道路的輔導員以及幫助我積累社會經驗的人。沒有他們的鼓勵與支持,也沒有我的今天。”

    在獵豹實習的三個月,由學生到社會人,不僅僅是角色的轉換,也是一種内心變強大和見解獨立的過程,開始自覺的見賢思齊,開始學會用自己的心靈觀察社會,開始去用社會的準則要求自己,這是一種責任的培養過程。他學的更主動,學的更有危機感,學的更自主和獨立,學習之外,更強烈的求知欲望讓他覺得時間不夠用。實習經曆對他來說,除了對專業知識掌握更加牢固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團隊内部溝通對開發效率的重要性,跨團隊協調合作對産品開發準确度的重要性,以及作為團隊的一員,身上所肩負的責任。

    李木柯同學,自信、堅持、專注,在今後的人生中,相信他會以勇敢的姿态去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機遇和挑戰,活出屬于軟件人的那份精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