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學院召開教職工大會 總結部署學院工作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5-01-10浏覽次數:14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馬羊交替、辭舊迎新之際,軟件學院于1月9日下午1:30在學院301會議室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學院領導班子和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會議由軟件學院院長兼黨總支書記孫名松教授主持,3位學院領導結合自己主管工作分别講話,孫院長對學院2014年工作做了全面總結,并對2015年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

劉志勇副書記、副院長強調了假期安全問題,傳達了學校1月4日安全工作會議和學校黨委書記趙國剛同志講話精神,趙書記強調:各單位要樹立安全意識,高度重視以防火為主的安全穩定工作,要加強學生寝室、實驗室等重點部位的安全防範工作,要強化防火責任制、落實“一崗雙職”制度,要加強檢查力度、及時排查安全隐患并制定整改方案,要制定突發事件應急方案等。在傳達學校會議精神的同時,劉書記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對軟件學院的安全工作進行了具體布置。

李鵬副院長對2014年學院的教學工作進行了簡要總結,重點介紹了2015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相關情況,強調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關系到學院未來人才培養的質量,需要全員參與,希望全院教師高度重視并配合此項工作。李院長還就2015年學院本科生導師制、信息化建設、教學改革等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并要求每一名教師都要加強工作責任心,避免出現各類教學事故。

孫院長從7個方面對學院2014年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1)完成了人員調整優化,學院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開展。2014年,學院完成了領導班子成員及分工調整,教師職稱評聘取得大豐收,人才引進取得新成果,師德建設取得新突破,為打造專業化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教研教改取得好成績,成功申報省教改項目1項、校教改項目5項、校教學綜合改革項目13項,獲省微課比賽一等獎1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5篇、編著教材8部。(3)學生科技競賽獲得突破性成果,成功組織了“東悟杯”ACM比賽,組織學生參加了“藍橋杯”大賽、ERP比賽等,獲得了ACM競賽亞洲區銅獎2項。(4)國際合作交流取得新進展,拓展了與台灣中華大學的合作空間,多名教師參加了IFOST、SIT等國際學術活動。孫院長鼓勵大家加強外語鍛煉,以便更多、更好地參加國際活動。(5)科研工作形成新格局,組建了企業智能計算、機器翻譯、物聯網與移動雲計算、網絡信息處理與數據挖掘、網絡安全等5個科研團隊,發表各類科研論文40餘篇,申報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等10餘項。(6)學生工作提出新思路,認為學生工作不僅是輔導員的工作而是全體老師的工作,要形成教學工作、學生工作和就業工作三位一體的學生工作新方法,積極發揮學生先進典型在全體學生中的引領示範作用,紮紮實實做好人才培養工作。(7)文化建設有了新面貌,實現了學院網站的全面改版,學院微信平台進入試運行,組建了合唱團、足球隊等群衆組織并開展活動,以此為載體,加強了學院的凝聚力。

堅持教育引導與嚴格管理相結合,執行輔導員深入宿舍、深入課堂、深入學生活動制度,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穩步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關注特殊群體學生。通過講座、學生工作坊等形式對一年級學生做好學業生涯規劃工作;對二年級學生培養專業興趣;對三年級學生做好定制培養工作;對四年級學生做好就業工作。

加強學生黨建工作,做好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的黨課培訓工作以及黨員發展和轉正工作;做好“青馬工程”培養工作,通過專題講座以及視頻學習理論等形式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培養我院“青馬工程”學生骨幹。

做好學生幹部選拔和培養工作,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學生幹部培訓會等形式培養和鍛煉學生幹部的各方面能力,引入競争和成績考核機制,争取打造一隻政治素質過硬、能力較強、工作高效、梯隊建設合理的學生幹部隊伍。

做好學生組織和社團組織的管理工作,通過團總支、學生會等各大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開展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工作,建立社會實踐基地,實現志願服務基地化和品牌化,推動實踐育人制度化常态化。

11.圍繞“定制式”人才培養模式,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加大市場調研工作力度,拓寬合作渠道,開發新模式,計劃在哈爾濱、北京、長三角各新增一個合作企業,作為學生的實踐基地,同時将嘗試探索與一家企業建立一種新的、更深層次的合作模式—将企業與學院學生學習小組或者社團對接,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的真正項目,以此塑造合作品牌和創建合作亮點。繼續鞏固校企合作成果,逐步建立穩定的畢業生就業渠道,認真做好畢業生派遣工作、文明離校工作和畢業生檔案整理工作。

12.積極搭建并培育學生科技創新平台

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形成一年級培養興趣打基礎、二年級集中培訓提高能力、三年級為重點組隊參賽的活動模式,争取實現科技競賽成績取得更大的突破。

四、黨建和文化工作

13.積極發展教師黨員 形成人人上進的氛圍

共産黨是先進的組織。目前全院教師有60人,黨員31人,比例不低,但較多的骨幹教師沒有要求入黨。這就需要黨員同志既要以身作則,用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引導他們靠近黨組織,也要做相應的幫帶作用。

14.繼續推進學院文化建設 将文化化于無形

定期組織教師内部和外請專家在學院進行講座等形式的交流活動,形成真正的大學文化氛圍。鼓勵學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大學除了收獲專業知識,更要形成全面綜合的素養能力。鼓勵支持教師的學術、文體,讓教師成為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

 


Baidu
sogou